很多爸媽擔心寶寶吃得不夠,但寶寶真的是吃不夠嗎?如果寶寶挑食、食欲不振,該怎麼幫他開胃呢?本篇提供營養師與小兒科醫師的見解,給爸媽一個建議!
寶寶真的吃不夠嗎?
國泰醫院小兒科主任侯家瑋醫師表示,以配方奶為例,每30c.c.的ㄋㄟㄋㄟ約可提供20大卡的熱量,喝600 c.c.就等於吃進了400大卡!但是親餵母奶的寶寶無法計算他到底喝了多少,當寶寶開始吃副食品以後,也難以估算他的進食量!臨床上常見爸爸媽媽很擔心寶寶吐奶,不知這樣要不要緊?其實只要觀察他的生長曲線,就大致可以知道「有要緊沒」。
除了看生長曲線外,依據臨床經驗,出生後4個月寶寶的體重會是出生時體重的兩倍,例如剛出生時是3公斤,到了4個月時應該要有6公斤,到了1歲的時候,體重則會是剛出生時的三倍!以身高來看,1歲寶寶的身高約會比出生時多25公分,2歲的時候還會再加個10公分左右。只要寶寶的身高、體重在這個範圍內,代表營養是足夠的。
認識寶寶生長曲線圖
每個寶寶自出生起拿到的健康手冊中,有個生長曲線圖,每次進行例行健康檢查、疫苗施打時,醫院會藉機測量寶寶的身高、體重、頭圍,再對照生長曲線圖,就會知道現在寶寶的發育情況是否正常。現在爸媽也可以上國民健康署健康九九網站(http://health99.hpa.gov.tw/OnlinkHealth/Quiz_Grow.aspx),輸入寶寶資料直接算出他的生長百分位,就無需再對照圖表。
若寶寶的生長指標落在第97及第3百分位兩線之間,都屬正常範圍。但要注意的是,寶寶的生長是連續性的,除了觀察每個落點外,其連線也應依循生長曲線的走勢,如果連線突然發生位移達兩個曲線區間,並且是往下走的趨勢(如寶寶體重從原本的85百分位降到15百分位),雖然這兩個百分位本身屬正常範圍,但因位移的幅度過大,也要請醫師評估檢查。
如何改善寶寶偏食的習慣
1.吃給寶寶看
侯家瑋醫師表示,偏食是動物的本能,而寶寶偏食常是學來的,受到周遭大人的影響!因此若發現寶寶偏食嚴重,爸媽首先要檢討自己的飲食習慣。即使是不喜歡吃但營養豐富的食物,家長也要硬著頭皮吃給寶寶看,而且要表現出「好吃」的樣子。
2.不要常買零食給寶寶吃
父母太忙沒時間陪伴寶寶,常會用「買他愛吃的零食」來補償!零食的調味重、熱量高,會讓寶寶對正餐更興趣缺缺,影響食欲;冰淇淋之類的冰品吃太多,會稀釋消化液,使之分泌減少,影響腸胃功能;飯前、飯中喝飲料,會讓寶寶吃得更少。因此要提升寶寶的食欲,晚給、少給零食是很重要的。
3.別吃飯配電視
大人小孩都要戒除用餐時配電視的習慣,因為這樣會讓用餐的時間拉長,而且寶寶吃得愈久,通常吃的量會愈少,因此養成專心用餐的習慣是很重要的。
4.調整作息有時間吃早餐
現代人都睡得晚,有時晚起匆匆忙忙上班送寶寶去托育,大人小孩都沒有時間好好吃個早餐,長期下來容易養成不良的飲食習慣!侯家瑋醫師建議家長,要從調整作息開始,全家一起吃早餐,做為一天的美好開始,從小就讓寶寶養成吃早餐的好習慣。
5.採少量多餐方式
內湖國泰分院營養師張斯蘭表示,有時候寶寶食欲不振吃不下,家長可用少量多餐的方式給予食物,切忌別因為擔心寶寶沒吃,而給他吃布丁之類的零食,或是增加調味料讓食物口味變重。寶寶很聰明,若讓他知道「這一餐不吃等一下可以吃好吃的點心」,就會養成不吃正餐的壞習慣。
6.用餐氣氛要注意
張斯蘭營養師指出,寶寶剛從稀飯等糊爛的副食品進階到吃乾飯配菜時,會需要較多的時間咀嚼,這時若照顧者沒耐心常催寶寶要「快快快」,或是因為他不想吃某些食物而罵他,會讓寶寶把用餐跟負面經驗連結,更不想吃!因此要讓寶寶有時間慢慢咀嚼,把用餐氣氛佈置好,寶寶會更喜歡用餐。
本文出自媽媽寶寶雜誌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