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嬰幼兒約在7~9個月大時,會慢慢出現分離焦慮的狀況。而分離焦慮程度的改善與否,不但可能影響親子關係,還可能影響孩子未來的個性、學習與生活。

文/郭盈秀 採訪諮詢/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發展與行為科主任郭煌宗

部分父母會發現,當寶寶從7個月大起,會開始出現某些狀況:離開父母會哭鬧、不願意接觸陌生人、情緒比較敏感等等,這代表寶寶可能已經有「分離焦慮」的傾向。

分離焦慮成長的一部分

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發展與行為科主任郭煌宗表示,首先,父母必須瞭解「分離焦慮屬於正常現象」,是成長過程的必經之路。唯有父母健康看待寶寶因分離焦慮而產生的種種行為,才能夠讓自己用正向的態度和方式,去面對、陪伴和引導寶寶度過分離焦慮的階段。

分離焦慮的出現時間

一般來說,當寶寶約7~9個月大,會慢慢出現類似分離焦慮的表現。不過,郭煌宗醫師表示,寶寶天生狀況(氣質、智力等)、依附關係(父母態度等)、生活環境(接觸人數多寡)等等,都可能會影響分離焦慮的發生時間。他認為,整體而言,「7個月大至2歲左右,寶寶都可能處分離焦慮的階段」。

可能的具體表現

大部分有分離焦慮的寶寶,都會不願意離開父母(無論是視線範圍或肢體接觸),並且會對陌生人產生排斥感、情緒反應也比較敏感。至於具體表現則因人而異,有的寶寶會哭鬧、大吼大叫、誇張肢體動作、拔頭髮或情緒低落不說話等等,這些都有賴身旁父母的長期觀察,才能真正得知。

引起分離焦慮的可能原因

有3個主要因素可能會影響分離焦慮的發生時間,郭煌宗醫師說明如下:

原生氣質

每個寶寶都有獨特的氣質,即「與生俱來、內外在的個別差異」,而這可能會影響他們面對外界的反應與適應性。以九大氣質向度來看,「趨避性」偏高者會比較怕生,因而也可能會出現較明顯的焦慮感。

他認為,最早在懷孕期間,子宮內外的環境,可能影響胎兒氣質發展。舉例來說,若孕婦是護理師,本身個性急、易緊張,每天在忙碌的環境下工作,未來胎兒出生後,具有易緊張特質的機率偏高,同時可能對周遭環境抱持較高的敏感度。

依附關係

分離焦慮的出現,與「依附關係」密切相關。當寶寶和父母相處時間愈長,彼此的依附關係愈來愈密切,加上理解和認知能力有所進展,開始分得清楚熟人和陌生人的不同。因此,如果熟悉的人離開視線,寶寶可能感到不安,甚至產生焦慮感。

生活環境

如果寶寶長期處於「需要接觸很多人」的環境,如大家庭(很多親朋好友)、戶外(父母常帶寶寶到公園活動,會和人互動)等等,寶寶通常會一併把這些人視為「父母的熟悉者」,雖然還是有親疏分別,但比較不會有排斥感,連帶降低了焦慮感的程度。若沒有,則可能一離開父母、一接觸陌生人,就會開始有分離焦慮的表現。

3方法‧父母陪寶寶度過焦慮期

為了讓寶寶順利度過分離焦慮階段,「父母」絕對是最關鍵的輔助角色。郭煌宗醫師提出以下建議:

1.觀念的理解和準備

首先,父母必須清楚認知「孩子是獨立個體」,並做好「適度分離是正常」的心理準備,同時也要讓寶寶體會、瞭解到接受這兩個部分,逐漸建立相關認知。

2.足夠的機會與氛圍

除了父母等主要照顧者外,也可逐漸幫寶寶製造和其他親朋好友的相處機會和氛圍,讓他慢慢體會、適應這種改變。但切記,每次和他人接觸前,必須先跟孩子說明接下來的狀況,不可採取強迫或哄騙的方式,以免適得其反。

3.培養信賴關係

郭煌宗醫師表示,「信賴」是建立在「父母適當的回應」和「良好依附關係」的基礎上。因此,父母平日仍要與寶寶維持良好互動,建立穩固信任感,寶寶就不容易因為短暫的分離而出現極大的不安與焦慮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ngela51711 的頭像
    angela51711

    深坑保母~佩芬媽媽的園地

    angela5171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